中医艾灸网

高血压点穴

  取穴方法:
  此穴位于脚的大拇趾趾根上,有粗的横纹。在其中央是称为“高血压点”的穴位。

  主治疾病:
  高血压点穴的主治疾病为:指压此穴位,对于治疗高血压很有疗效,具体细节请参考网页
:穴道指压法治疗高血压。

  补充内容:相关指压法
  造成血压高的原因有很多种,但还是以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量、疲劳、紧张过度、喝酒、抽烟过量、寒冷、暴饮暴食、食用过多的盐分、便秘为主要原因。
  但是,在初期几乎无自觉的症状。因此有不少人大概连自己有高血压也不晓得!故一到40岁,首先得重新考虑每日的饮食生活,做根本的必要改善。若非有强烈的意志力,是很难治愈的。
  第一,要控制摄取过量的蛋白质,尽量多食蔬菜、水果、海菜之类。然后以植物性蛋白质慢慢取代动物性蛋白质,另外还须注意少食用调味浓厚的腌渍物。这些,有赖家人的协助。因为把一向吃惯的食物改以其他食物代替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,很难用自己意志控制,若没有人严密监视施行,马上就会恢复原先的饮食习惯。
  随着血压升高动脉就脚硬化,若是血管太粗或受寒等,血管破裂,就会引起脑溢血。假如,日常血压高,通常要注意,但血压也有突然上升的情形。到这样的时候,就成为非常危险的状态。
  为了避免有这种危险发生,请务必记住指压疗法,或许会夺走你生命的高血病,也只有靠你自己才能治疗。
  相关穴位与指压法: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,有粗的横纹。在其中央是称为该穴。慢慢的吐气,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。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。一天请做10次。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,无论多高的血压,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相关文章阅读

穴位查询

A:阿是穴 B: 百会穴 八髎穴 百里穴 膀胱俞穴 C: 承扶穴 承泣穴 承山穴 尺泽穴 D: 大椎穴 大肠俞穴 大敦穴 大赫穴 大巨穴 大迎穴 大椎穴 胆俞穴 第二厉兑穴 第三厉兑穴 E: 耳门穴 F: 发际点穴 肺俞穴 风池穴 风府穴 风门穴 复溜穴 翳风穴 G: 关元穴 关元俞穴 归来穴 肝俞穴 膏肓穴 膈俞穴 高血压点穴 H: 合谷穴 或中穴 行间穴 J: 脊中穴 颊车穴 肩根穴 肩井穴 肩外俞穴 解溪穴 睛明穴 鸠尾穴 巨阙穴 厥阴俞穴 K: 客主人穴 孔最穴 昆仑穴 口内点 L: 里内庭穴 梁丘穴 列缺穴 临泣穴 落枕穴 六华灸穴 M: 命门穴 N: 内关穴 P: 脾俞穴 Z:中脘穴 足三里穴 Q: 气海穴 期门穴 气舍穴 气穴 丘墟穴 曲池穴 曲垣穴 R: 人迎穴 日月穴 S: 神阙穴 身柱穴 三阴交穴 三焦俞穴 三阴交穴 膻中穴 少冲穴 申脉穴 身柱穴 神道穴 神门穴 神庭穴 肾俞穴 手三里穴 水分穴 水沟穴 四白穴 上仙点 T: 太白穴 太冲穴 太溪穴 太阳穴 太渊穴 陶道穴 天枢穴 天突穴 天柱穴 天宗穴 听宫穴 瞳子髎穴 头维穴 W: 外关穴 完骨穴 委中穴 胃俞穴 胃肠点 X: 膝眼穴 下关穴 小肠俞穴 心俞穴 血海穴 Y: 哑门穴 眼点穴 阳白穴 阳池穴 阳陵泉穴 腰阳关穴 腰俞穴 阴谷穴 阴陵泉穴 印堂穴 迎香穴 涌泉穴 俞府穴 下痢穴 Z: 攒竹穴 指间穴 章门穴 至阳穴 志室穴 治喘穴 治痒穴 中极穴 中脘穴 中渚穴 足三里 十二经脉: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足少阴肾经穴位图 足阳明胃经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图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 手太阴肺经穴